花钱找代理让债务“上岸”、征信“洗白”?监管发布风险提示
所属分类:征信维权 阅读次数:1521 发布时间:2024-05-23

你是否刷到过“征信修复、洗白”“处置信用卡债务”“逾期负债不用愁,找对方法就能轻松上岸”的广告?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日益繁荣,一些不法之徒企图浑水摸鱼,通过所谓的“代理维权”服务牟取不当利益,令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深受其害。
记者留意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关于警惕涉金融领域“代理维权”风险的提示》(以下简称《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表达诉求,依法理性维权。与此同时,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消费者可通过该平台反映诉求和解决与金融机构的民事纠纷等问题。
轻信“代理维权”,钱财和信用两空
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近日宣判一起涉及证券投顾的“代理维权”案件。2023年,多家投资顾问公司出现大量业务客户以同样的方式、口吻进行索赔退订相关业务,公司怀疑客户资源信息被窃取。上海青浦警方通过有关线索锁定嫌疑人唐某、殷某。经查,唐某与殷某经营一家“代理公司”,两人先通过聊天软件购买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随后进行推销代理业务,并从中收取“手续费”。截至被查,涉案公民个人信息30余万条,牟利600余万元。最终,唐某因侵犯个人公民信息罪已被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犯罪嫌疑人殷某因涉嫌侵犯个人公民信息罪已被移送审查起诉。
除了证券投顾,在信贷领域也有不少从事非法“代理维权”的黑中介。据媒体公开报道,2023年12月,警方在郑州、焦作、太原三地同时对一从事“反催收/代理维权/债务协商/债务优化”业务的公司及上游链条人员开展收网行动,控制涉案人员67人,查扣涉案手机、电脑300余台。经查,该公司以“债务协商”“债务优化”“债务重组”“债务托管”等明目对外开展业务,吸引逾期负债人群关注。销售人员将自身包装成“法务”,以“债务优化、延期还款”等噱头吸引负债人,并做出“见面全部息费、不会被起诉”等虚假承诺,获取负债人的信任来获得5%左右的“债务协商”费用,也就是说,负债10万元要付5000元服务费。然后让负债人将手机卡邮寄给“法务”或设置呼叫转移,表面上看是一心为逾期的借款人考虑,让其免于被催收的烦恼,但实际上却是阻断了催收与负债人之间的联系,形成负债人“恶意不还款”的事实,最终有可能导致信用受损并增加负债成本。
所有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局
据广东刑警发布,近期,虚假征信类诈骗又有新套路。诈骗分子将原来的“京东白条”“金条业务”“百万保障”骗局,换成了微信“微粒贷”骗局。杨先生(化名)接到陌生来电,对方称其微信“微粒贷”额度利息过高,需要关闭,不然会影响征信。杨先生信以为真,在对方的引导下,打开FaceTime屏幕共享功能,填写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并将微信支付短信验证码透露给对方。随后,对方称只有清空贷款额度才能完成“清零”“销户”,要求杨先生在微信“微粒贷”上借款,并将所有资金打入指定账户。杨先生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结果被骗2.9万元。
此外,还有不法分子、黑中介利用部分征信不良人员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心理,以“征信修复、洗白征信”等名义招摇撞骗,谎称只需几千元就能帮借款人洗白个人征信,无论“多花多黑”都能洗白。而实际上则是通过伪造相关证明材料、教唆部分征信不良群体无理向银行恶意投诉等手段骗取钱财或个人信息。
对此,警方提醒: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凡是接到任何与个人征信有关的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对方的任何说辞。
记者查阅相关信息发现,根据目前金融监管的要求,不良征信记录会在借款人还清全部逾期欠款及罚息的五年后自动消除。因此,如果借款人发现自己的征信有不良记录,要积极还款,而不是通过旁门左道来“洗白”。
金融消费者如何正确维权?
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从事逾期协商、债务违约规划以及征信修复等相关黑灰产从业中介,不但影响借款平台业务开展,造成应收费用损失,还迫使负债人背上使用虚假信息投诉、伪造困难材料、恶意拖欠还款等多重罪名,严重影响金融行业秩序,东窗事发,“法务”拿钱跑路,承担后果的只有负债人。
目前,全国多地金融监管、公安、市场监管部门相继发布《关于防范金融领域不良代理投诉举报风险优化营商环境的通告》等,明确“非法代理投诉”属于违法行为。
有专家表示,“代理维权”黑灰产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趋势日趋明显,必须多方合力构建立体化、全方位长效打击机制。
事实上,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应对“代理维权”乱象等金融灰黑产。2022年3月,由马上消费金融牵头,平安普惠融资担保、海尔消费金融、新网银行、数禾科技等几十家机构共同参与,成立了打击金融领域黑产联盟(AIF联盟),截至2023年8月,已有银行、消金、小贷、保险、金融科技在内的成员单位68家。
广东一家商业银行信贷经理告诉记者,“对确切遇到还款困难的用户,银行是有相应的豁免政策的,用户不需要依靠第三方,自己就可以与银行沟通,寻求一个宽松的还款计划。这些打着‘代理维权’的不发分子就是利用信息差,不光是坑了用户的钱,有的甚至通过伪造公章和诊材料等各种证明,恶意投诉、逃避债务,让银行与消费者深受其害。”
为帮助广大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表达诉求,依法理性维权。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近日上线试运行。消费者反映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与金融机构发生的民事纠纷问题,可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金融消费者保护服务平台”,完成实名注册后即可登录使用。
记者登录体验发现,该平台开通投诉处理和纠纷调解两项功能。消费者可以点击“我要投诉”“我要调解”进行投诉、申请纠纷调解,银行保险机构、调解组织通过平台受理相关诉求后将及时与消费者联系处理,消费者也可通过平台查询处理进度。
点赞
收藏关注
征信维权推荐
-
收取高额“征信修复”费后就“失联”!“征信修复”可信吗?
征信出现不良记录,可能会影响到贷款、信用卡等银行业务审批,这...
2024-05-23 -
花钱找代理让债务“上岸”、征信“洗白”?监管发布风险提示
你是否刷到过“征信修复、洗白”“处置信用卡债务”“逾期负债不...
2024-05-23 -
不忍直视!征信报告惊现“专业做鸡十年”!还有这样“操作”?律师谈看法
昨日(5月24日),一则“个人征信报告现侮辱字眼”的新闻冲上...
2024-05-23 -
上海首例!未经同意被查征信?投诉无果的消费者把人民银行告了!法院这样判
认为某银行未经自己允许查询其征信报告,一名金融消费者向人民银...
2024-05-23 -
信用卡被盗刷,自己还背上了不良征信记录,损失谁来担?
信用卡方便快捷、可超前消费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但如果信用卡不...
2024-05-23
相关推荐
-
19人被刑拘!上海多个酒吧现“相亲”骗局!
在相亲约会时为了给女方留下好印象而出手“大方”却不知自己跌入...
2024-05-23 -
“收藏品”投资,边旅游边赚钱……上海警方摧毁养老诈骗犯罪团伙39个,挽回损失4.5亿余元
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正从以前的“感情陪护”“免费体检”“赠...
2024-05-24 -
上海多个小区反复出现!市中心也有...千万别扫,已有人中招...警方提醒
近日家住宝山区一小区多位居民反映小区里的车辆三天两头被粘上带...
2024-05-24 -
电信诈骗最大受害者居然是这个群体!上海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现场返还2000万被骗款
今天上午,上海“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在黄浦区中央商场...
2024-05-24 -
投资理财、刷单客服、网络诈骗……上海警方捣毁特大黑灰产团伙!
近年来,投资理财、冒充客服、假冒身份、刷单等类型的电信网络诈...
2024-05-24 -
上海公布一批2022年度侵害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涉及虚假宣传、“刷单炒信”、价格欺诈、违法盲盒等
“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3月13日消息,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
2024-05-23
热门推荐
-
整租近地铁~视野开拓~周边配套齐全~拎包入住~
合租单间(独立厨卫合租一室户):整租一房:整租两房:整租三房
2024-05-23 -
五一“新玩法”
五一旅游
2024-05-07 -
纪念全国助残日 上海滁州促进会赴滁州市全椒县特殊教育学校举办爱心捐赠活动
在我国第三十四个助残日到来之际,5月20日上午,我会赴全椒县
2024-05-24 -
跨越千里的爱!上海三所学校师生捐赠近万件衣物助泽普小学生温暖过冬
寒冬送温暖,关爱情意浓。这个冬天,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二小学、
2024-05-24 -
三家爱心企业捐赠28万元救助奉贤患病学生
3月20日下午,东方美谷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奉
2024-05-24 -
阿芳
• 爱情格言 爱情是两情相悦,是彼此欣赏尊重宽容理解和信任
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