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定均
拜访人次:1668次
1914年8月30日 [38],皮定均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代家岭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与祖母相依为命,讨过饭,给地主放过牛。13岁参加当地农民协会。
土地革命时期
1928年,皮定均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9年,皮定均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1年,皮定均转入中国共产党。
曾在红四方面军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长征中任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副科长、步兵学校营长。到陕北后,任教导师第2团团长。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皮定均任八路军第129师特务团团长、太行军区第五、第七军分区司令员。
1944年8月,皮定均奉命组建豫西抗日游击支队(即第1支队),任司令员,率部挺进豫西,仅经月余奋战即在豫西站稳了脚跟,打开了抗日局面,随后会同第2、第3、第4支队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皮定均任中原军区第1纵队1旅旅长。
1946年6月,皮定均在中原突围中,指挥所部第1旅担任掩护中原军区主力向西突围的艰巨任务,尔后率部向东转移,继续迷惑、牵制国民党军对兄弟部队的追击。期间,他率孤军作战,足智多谋,巧妙指挥部队抢关夺隘,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经20余天连续奋战,冲破国民党军的堵截、封锁,抵达苏皖解放区。从此1纵1旅这支部队被人们称为“皮旅”,“皮旅”成为名震华夏的英雄部队。
1947年1月,皮定均奉调离开“皮旅”,先后任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24军副军长、军长,参加了孟良崮、莱芜、豫东、淮海、渡江等战役。
建国之后
新中国成立后,皮定均任第24军军长兼政治委员。
1952年,皮定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任军长兼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夏季反击作战。
1953年回国后,皮定均任福建军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曾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评授军衔时,皮定均在华东地区曾被初评为少将,后来毛泽东在他的名下特批:“定均有功,由少晋中”,遂被授予中将。
1969年起,皮定均任兰州军区、福州军区司令员。
皮定均是中共第九、十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1976年7月7日,皮定均在福建指挥军事演习,从漳州乘直升机去东山岛三军演习现场视察,直升机撞毁在漳浦县灶山上,皮定均不幸遇难殉职 ,年仅62岁。